■32家水泥上市公司2013年产生1954亿元外部成本,若全部内化将抵消其43%的总收益
■82%的大气污染外部成本产生于水泥企业直接排放,与公司运营密切相关
■85%的大气污染外部成本来自于PM2.5和汞排放,共产生了1158亿元外部成本
■若将大气污染成本内化为熟料的价格,熟料的价格将上涨72%,为490元/吨
■企业环境数据的整体披露率仅为14%,企业信息公开需加强
研究发现,公司年度报告及沟通过程中,原始数据的披露水平较低。披露率基于在公开文件中披露的环境相关数据的数量与所收集数据数量的比值来计算。这32家水泥公司披露的环境绩效数据均有限,平均披露率仅为14%。
其中能源消耗类数据的披露率最高,包括燃料和电力消耗及余热回收,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指标被认为能够对财务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水泥行业30%的运营费用与能源成本有关。
生产了中国近一半水泥的32家上市水泥公司,外部成本高达1954亿元,可能抵消其4成收益。这样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部主任沈晓悦认为,从环境角度讲,水泥行业是中国工业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6大重点治理行业之一,水泥行业一直是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
从排放限值变化来看,水泥工业排放标准每次修订均大幅提高了排放控制要求,近30年间颗粒物排放限值累计严格了10到20倍,近20年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排放限值严格了两至三倍。“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预计需要至少2800亿元规模的环保投资。
这个研究团队选择了对大气污染贡献较大的水泥行业作为研究的试点行业,做量化分析和货币化估量。报告认为,这种估算方法有助于统一比较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影响和不同企业产生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