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基金试点项目启动 以信息化手段管住废铅蓄电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276
核心提示: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见雏形。 资料图片操作人员在收集整理废铅蓄电池。 资料图片 眼前的蓝色大屏上,密


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见雏形。 资料图片



操作人员在收集整理废铅蓄电池。 资料图片
 
        眼前的蓝色大屏上,密密麻麻的点位星罗棋布。仔细点开其中一个蓝点,一块废铅蓄电池整个“营销网点—暂存点—收集站—再生处置企业”的全流程生命周期,一目了然。

应收尽收,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有效遏制倒酸和“非法冶炼”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大屏展示的,是已经在山东运行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控项目”试点成果,成果也在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展示。

“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部确定的2019年和2020年固体废物环境管理重点工作,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来自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相关负责人,在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11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手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基金”,在基金的资助下,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控项目应运而生。这一项目的启动,为废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加强废铅蓄电池源头和全过程管控

22个试点省市有序推进,社会源废铅蓄电池回收量大幅增加

今年9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为废铅蓄电池“书写了一笔”—— “国家建立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铅蓄电池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和利用。”

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为探索建立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模式、强化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信息化监督管理,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作为试点,并于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的目的是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合法收集废铅蓄电池的企业数量,为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以及转移运输提供便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相关负责人彼时这样介绍。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旨在配合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在铅蓄电池领域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完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相关法规标准,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废铅蓄电池源头和全过程管控。”

同时,这也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天津、河北等22个省市组织开展了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通过合作共建和自建等方式,积极推进正规收集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试点企业共建设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599个、收集网点8057个,2019年共收集和转移废铅蓄电池达478793吨。

山东已建立规范收集处理体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铅蓄电池生产及流向监控网络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开展试点工作较早,目前已基本建立涵盖全省各级交运集团、通信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汽配城、汽车4S店、电动车销售网点、废旧物资收购站(点)等规范收集处理体系,通过正规渠道收集的社会源废铅蓄电池量,较往年大幅增加。

山东省固废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山东经验”。在前期工作中,他们以天能、超威、风帆、骆驼等品牌电池生产企业为主导,带动规范山东市场收集秩序;引导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对进入山东市场的铅蓄电池实行统一编码,以便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对收集站和暂存点实行统一编码,便于信息检索和信息化管理。

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山东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控项目也启动建设。通过编码、扫码、贴码以及跟踪可追溯技术的应用,山东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铅蓄电池生产及流向监控网络。

信息化建设层层加码步伐加快

有望接入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相关平台,全过程可追溯指日可待

“物流信息全部可视化,并自动选择最优路线。不仅如此,每一个废铅蓄电池,其在系统内已经设置好了重量,在中转储运环节,还配有摄像头和称重设备,既可以实现实时监管,又可以避免人为偷倒酸液的现象。”山东试行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项目”平台建设方、找铅网顾问吴爱政向记者介绍起了这个“高大上”的智能平台。

如此一来,废铅蓄电池的身份信息、地理位置、危废数量、仓储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向等一切尽在掌握。

“通过区块链实现电池销售和回收的全产业链数据存证,有利于政府对电池流通真实性的溯源和监督,并以此为依据制订行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吴爱政表示,对于找铅网而言,多年深耕行业,他们意识到了完善废铅蓄电池全过程溯源的必要性,基于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需要,他们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资作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基金”,支持建设了公益性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项目”。

从山东的实地成效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信息化管控新机制,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如今,这一信息化项目平台在山东省已接入1万余家网点,通过系统统一收集、转运,并最终转运至山东中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

“借助项目,搭建平台,统筹资源,政府企业携手,不仅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展示了企业的积极行动,对公众而言,这也是一次普及知识的过程。”采访中,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中,已设立了“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系统项目铅蓄电池模块”,有望将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处理信息全部接入平台,并将与工信部建立的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联网,逐步实现铅蓄电池的全过程可追溯。

与此同时,推进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态环境部配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也已于今年6月向社会二次征求意见,即将正式发布。按照这一办法规定,国家将施行铅蓄电池回收目标责任制,到2020年底,废铅蓄电池回收率要达到70%以上。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