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紧一根精准时间轴
1月6日,新吴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处置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
1月9日,新吴区危废固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专项整治办”)召开第1次专题推进会,对整治目标、整治要求和时限进行了再明确。
1月13日,新吴生态环境局、新吴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召集专家团队(包括安全环保专家、企业EHS、高级技术人员和社会公益组织专家)组织召开会议专门部署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专项整治一阶段排查工作具体分工并迅速启动排查。
1月23日,完成重点排查对象(第一批)的排查工作。
2月2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区专项整治办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第2次专题推进会,对一阶段的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动员各地共克时艰、迎难而上,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把严排查整治的标准,坚决不能放松。
3月25日,区专项整治办赴空港经开区调研危废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在问题整改闭环、树立整治典型、强化部门联动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3月30日,在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态势的情况下,区专项整治办组织召开了全区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第3次专题推进会,对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区15个部门和6个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4月20日前,要完成非重点排查对象的排查工作。
5月底前,要配合做好市级现场抽查。
9月底前,组织开展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切割、反馈和移交,督指导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工作,落实问题隐患的闭环管理,总结排查整治专项情况。
12月底前,环境、应急、公安、交通、住建、消防、卫生等管理领域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和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对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跟踪督办、闭环管理。

专题会议推进

现场调研推进
二、明确一个核心方向标
推进会通报了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成员单位在危险废物排查整治方面的工作情况及阶段性成绩,并针对市、区两级督导组交办事项进行查摆问题、指出短板;各相关单位就各自的工作进展、存在困难和建议进行汇报与交流。推进会明确了下一步全区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工作的三个重点:1、梳理清单、跟踪闭环,确保整治高质量。统筹推进排查与后续整改闭环,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并根据问题特性进行问题的分类、切割和反馈,做到问题“心中有数”。滚动式开展后续整改闭环,成熟一批、反馈一批,给企业留足整改“窗口期”。2、明确责任、联合推进,凝聚行动强合力。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整治方案中的职责分工奋力开展排查整治,对工作中存在的危废管理和技术要求问题各单位要加强学习、交流和移交,做到工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排查整治强大合力。3、做好服务、抓住典型,打造工作新亮点。排查整治工作要统筹兼顾安全整治要求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要提升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通过打造小微型企业整治“样板”等多种方式,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打好“服务牌”,实现整治工作与服务企业的完美结合。
三、画好一张联合作战图
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形成一张网的格局合力抓推进,在排查整治行动中争先争快、一着不让。1、高新区:克服不利条件,创新排查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攻坚期,新吴生态环境局克服困难,不等不靠,创新采取“互联网+监管”专项检查新模式,委托专业技术团队,兵分五路,全面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核查工作。核查工作设置了标准化的流程,包括前期对接、远程排查、汇总反馈等。创新检查模式,不仅压实了企业落实环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也提高了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和创新水平,做到疫情防控和环境监管“两手抓、两不误”。
2、硕放街道:快速响应、全盘考虑,不做政策落实的“稻草人”。委托第三方有资质机构参与现场排查工作,查实的问题不论大小,由专门人员汇总、解释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使工作标准始终如一,确保工作效率。完成危废企业排查136家,发放整改通知58份,基本完成环保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将梳理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促企业按时整改到位。同时,积极拓宽工作范围,在排查整治过程中融合政策法规宣传、专业术语解释、环保管理提升等相关工作,精准回应每一项问题的整改和落实。
3、旺庄街道:坚持排查内容、排查对象“两个全覆盖”。召开危废专项整治会议,制定《旺庄街道危险废物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委托第三方有资机构参与现场排查,核对危废专项36条检查内容,收集相关佐证材料并总结问题。1月17日完成一阶段排查工作,检查企业4家,排查隐患16项,下发整改通知3份;二阶段出动检查人员103人次,检查企业50家,排查一般隐患266项,整改隐患22项。排查中坚持“两个全覆盖”:一是排查对象全覆盖,无论企业规模,只要是产废单位,一并列入此次排查范围;一是排查内容全覆盖,无论危废仓库大小和危废产生量的多少,严格按照36项内容一一排查,按实记录。
4、江溪街道:突出“四个强化”,提升标准质量。一是强化法规宣传,现场帮带指导。发现问题和指导整改相结合,专门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危废安全排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现场讲解相关要点和要求,保证问题对照整改。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全面精准排查。在20个园区、经济合作社,9个部门,7个驻街道单位的共同努力下,1月22日圆满完成第一轮21家重点涉废单位的排查任务。2月25日启动第二轮产废企业排查工作。共排查出动94人次,检查61家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55份,排查隐患198项。三是强化问题梳理,严格落实整治。及时梳理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对整改严重滞后或未整改的企业,将上报相关部门依法处罚。四是强化跟踪督导,推进整改实效。制定问题整改情况表,每月督查核实整改情况。
5、梅村街道:紧盯危废“老虎”,扎牢安全“围栏”。一是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加强联动。印发《梅村街道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危险废物产生及经营企业开展地毯式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将排查发现的问题迅速书面告知企业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加强宣传。对尚未在出入口、设施内部、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通道等关键位置设置视频监控并与中控室联网的企业,要求今年11月底前必须安装并联网到位,确保达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三是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对重点危废管理单位现场必查,采取过堂式检查。对未复工的企业采取非现场检查,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共排查企业131家,出动检查人员263人次,排查隐患81条,整改隐患10条。
6、鸿山街道:监管和服务两手抓,排查和整改同步推。制定危废固废监管工作方案,排查名单中的每家单位都有鸿山环保科专人负责检查和跟踪整改事项,明确排查企业由专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和相关整改工作,落实产废单位主体责任。从监管和服务两个方面推进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帮助企业完善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利用台账,根据文件要求指导企业规范化设置厂内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标志标牌、视频监控。共指导企业完成填报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企业自查表70份,完成65家企业危废现场检查工作。
7、新安街道:统筹各方力量,联动深入专项整治。紧记总要求,明确硬任务,迅速总动员。街道应急、建设、交通、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并聘请环保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涉及安全生产、消防、环境保护、建设等环节全面检查。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机械制造、酸洗表面处理等行业的单位,生产、使用或贮存危化品且有危险废物产生的研发单位,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单位、加油站以及上级环保督察、信访举报中涉及危险废物隐患问题的单位共30余家企业列为重点排查对象,目前,排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已建立完善一企一档和各进度统计资料台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