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中央环保督察:广西对固体废物入境倾倒打击不力,办案无下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3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在10月20日反馈广西“回头看”情况时表示,督察组在同步开展的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中发现,广西对固体废物非法入境打击不力,工业废渣违规堆放、生活污泥违规处置问题十分突出。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督察人员对贵港桂平市小高炉、小冶炼问题开展现场督察。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在10月20日反馈广西“回头看”情况时表示,督察组在同步开展的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中发现,广西对固体废物非法入境打击不力,工业废渣违规堆放、生活污泥违规处置问题十分突出。
 
       督察组在反馈通报中直陈广西对固体废物非法入境倾倒打击不力,并指出近年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侦办的12起固体废物违法入境倾倒案件,除公安部督办案件外,其余仍停滞在侦查或审查阶段。
 
       例如2017年8月,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发生非法堆放危险废物案件,经宜州区环境保护局调查移送后,宜州区公安机关于当月立案后便再无进展,直至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进驻后才于2018年7月2日匆匆报捕。
 
       2017年11月,桂林市恭城县虎尾工业园区发生焚烧废线路板事件,恭城县环境保护局立即调查移送,恭城县公安局于同年12月立案后至今未有进展。
 
       事实上,与广东同享珠江水利之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固体废物非法入境问题屡受关注。
 
       据澎湃新闻此前从广西官方获得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9月至今年6月15日,两广已发生跨省非法转移固废案件20起,其中今年新增6起。
 
       除了固体废物非法入境问题外,工业废渣渗漏、生活污泥处置随意等问题也被督察组一一通报。
 
       督察组称,广西存在工业废渣严重威胁环境安全的情况。
 
       例如贵港钢铁集团露天堆放大量强碱性转炉钢渣,无任何“三防”措施,强碱性淋溶水流入厂区及周边坑塘渗排。
 
       百色德柳锰业、贵港远辰锰业、广西天鸿鑫锰业、钦州怡丰蓝天化工等多家电解锰和硫酸锰生产企业,酸浸锰渣库建设不规范,环境风险突出。现场检查百色德柳锰业锰渣库,其渗滤液通过雨水沟排放,周边地下水锰超标严重。
 
       特别是2016年督察指出的来宾冶炼厂长期违法堆存危险废物问题,企业仅对渣场表面进行覆盖,底部未按规范做防渗处理,但来宾市仍组织专家评审为企业表面整改正名,并于2017年公示销号。
 
       此外便是生活污泥处置乱象丛生。
 
       例如广西腾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处置南宁市9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但该公司上报台账、记录等材料不实,存在环境风险。
 
       贵港市城西污水处理厂与污泥处置单位贵港中环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串通,伪造污泥转运、出厂记录和车辆信息等材料,约3000吨污泥去向不明。
 
       梧州市兴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以堆肥名义在山坑或建筑工地大量倾倒污泥。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在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反馈情况时表示,广西要加大对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监管力度,同时要依法依规严肃责任追究,对于落实责任不力的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严肃、精准、有效问责。
 
       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自治区党委、政府处理。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