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环保题材电影《美人鱼》的两重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223
核心提示:周星驰电影《美人鱼》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不断打破票房纪录,仅7天票房就已经超过18亿元。为了开发房地产,邓超和张雨绮饰演的商
       周星驰电影《美人鱼》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不断打破票房纪录,仅7天票房就已经超过18亿元。为了开发房地产,邓超和张雨绮饰演的商人将声纳放入海湾,以驱逐海底生物离开自己的家园。面对赤裸裸的对金钱的狂热追求,美人鱼姗姗质朴的话语,打动了观众的心:“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是喜欢看周氏风格的无厘头,还是喜欢人鱼相恋的爱情童话故事,都无法忽略电影所体现出的震撼人心的环保主题。《美人鱼》既是成功的电影作品,也堪称优秀的环保作品。从电影《美人鱼》热映,或许可以获得两重启示。
 
       启示一,环保文化蕴含绿色商机。一直以喜剧见长的周星驰,这次把目光聚焦到环保题材,自然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城市雾霾频发,PM2.5等环境专业词汇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词。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对于这些关乎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环境要素和相关知识,人们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事实也证明,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纪录片等,都能够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在社会广为传播。社会极高的关注度,造就了巨大的环保文化的市场空间。
 
《美人鱼》上映仅7天票房已超过18亿元,预测更将高达30亿元。环保文化的商机可能会随着《美人鱼》的热映充分展现。这几天,网络上甚至已经开始搭顺风车推荐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环保电影作品。人们对环保电影的关注,对环保文化的热情,势必将演化成为新的绿色商机。
 
       在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亟待转型升级的当下,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已成为一种趋势。环保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是为人类带来福祉的高尚事业,更是能够获得巨大收益的产业。《美人鱼》的大卖,将有效提振环保文化投资的信心和勇气。
       启示二,环境宣传的方式方法需要创新。电影《美人鱼》对于观众最初的吸引力,多是因为周星驰的名人效应。事实上,环境宣传也应该更多借助名人效应。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或是重要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充分发挥名人的效应和作用。如果更多名人能够关注环境问题,体现社会责任感,发挥其社会影响力,那么,环保内容就会更多地出现在电影、电视、歌声里,也有利于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态自觉。其实,参加环保活动,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来说,创作环保作品、参加环保活动,也有益于其树立和打造自身良好的正面形象。比如,去年“六五”环境日,北京市就邀请了著名演员海清参加了环境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名人创作的作品,其形式和手法也的确与众不同,值得环境宣传工作学习和借鉴。比如,《美人鱼》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其中的环保内容也非常好懂,但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十分震憾。比如在体现声纳对生物的破坏作用时,邓超饰演的地产开发商在低于实际水域10倍数量级的声纳环境中都抓狂甚至失禁。设身处地站在生物的角度去体会,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和生物的需求。电影的创作手法简单甚至搞笑,却能达到让观众入脑入心的效果。
 
       我们通常习惯的环境宣传方式,往往是填鸭式一厢情愿的简单说教,造成受众听不懂甚至不愿意听的局面。其实,简洁、明了的环境宣传方式和作品,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效。在这方面,需要充分学习和体会名人作品中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创新,提高创意,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美人鱼》依然在热映。希望如影片中人鱼婆婆用鱼尾掀起的巨浪一般,破坏环境的行为能够灰飞烟灭,环保文化能够迎来新热潮。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