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维也纳 用艺术拥抱垃圾焚烧发电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9  浏览次数:293
核心提示:提起维也纳,大家首先会想到庄严肃穆的史蒂芬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国家歌剧院,宏伟壮丽的美泉宫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外,今天
       提起维也纳,大家首先会想到庄严肃穆的史蒂芬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国家歌剧院,宏伟壮丽的美泉宫……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外,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座外观与功能对比强烈的建筑----维也纳(Spittelau)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发电厂。

当你乘坐地铁6号线,在一个名为施比特劳(Spittelau)的站点下车后,一座造型独特、色彩斑斓的建筑将会映入你眼帘。建筑主体色调另类、错落有致。最有特色是矗立在后方126米高的桅塔,塔体颈部建有一个大的金色椭球体,顶部则建有一个小的金色扁球体。整个建筑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夺人眼球的同时,又不失和谐。然而,这座如此艺术的建筑,竟是一座垃圾焚烧处理厂,那金光灿灿的桅塔则是负责排放废气的烟囱,大的金色球体就是垃圾焚烧站的控制室,而取暖发电所用的燃料则是我们每天倾倒的垃圾。是的,它就是位于维也纳9区、多瑙运河河畔,鼎鼎大名的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集艺术、科技、环保于一身的现代化工业建筑。

晴空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夜色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发电厂由奥地利著名艺术家、建筑师百水先生设计。百水先生名为FriedensreichHundertwasser, 百水则是由他的姓意译而来。他于1928年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绘画、建筑、环境保护领域均有非凡建树,几乎是20世纪奥地利最有名的艺术家。百水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摈弃传统色调、水平与垂直线条、几何对称等元素,取而代之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的门窗、高低不平的地面、蜿蜒曲折的楼梯、与自然界尽量搭配而略显突兀的色彩,以及随意栽培的花草树木,以此彰显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百水先生

位于维也纳3区的百水博物馆

原来的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处理厂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1987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导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转。当时政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推倒择址新建,理由为保护市区环境;另一套方案则是在原址上重建,理由为绝大部分设备仍可正常运转,城市垃圾也可就近处理,减少运输成本。最终通过投票采用了第二套方案。方案通过后,维也纳市长Helmut Zilk对重建工程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重建后的垃圾处理厂既要满足环保的要求,又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度,力争成为一件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这样的主张和要求,与百水先生的科技、自然、艺术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百水先生于1988年接手垃圾焚烧厂的外观设计工作,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充分体现了他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艺术家气质。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