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会员新闻 » 正文
 

我们距离安全绿色城市还有多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1  浏览次数:264

城市定位之偏

类似深圳这次近年来在全国一些城市发生的安全事故,虽有部分是自然因素,但实乃人祸居多,究其根本还是我们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文化的缺失所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化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可是在多数国内大城市的发展定位中,却鲜见这些词语。例如,深圳新的城市发展目标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广州去年“两会”提出的城市定位目标是“紧紧围绕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华南交通枢纽”。上海未来建设目标为“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2009年城市定位中原有的“生态城市”也不提了。

综合以上一线城市定位,除北京提出“和谐宜居”这样体现“包容、安全、绿色”内涵的字样外,其他城市目标多以经济目标为重,以高大为荣,重生产,轻生活,都重视“国际”和“国际化”。殊不知,国外发达城市绝大多数把可持续发展或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主要战略目标,这和我们的一线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温哥华市2011年实施了雄心勃勃的“2020最绿色的城市”战略计划,设立了“绿色经济、气候领导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零废弃物、接近自然、减轻生态足迹、清洁空气、清洁水、本地食品”十项目标,要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绿色的城市;哥本哈根实施了《2025气候规划》,要在2025年实现全市碳中和,市长和许多市民每天选择骑单车上下班;2014年启动的“首尔市政厅4年计划”愿景是“以人为本的首尔,市民幸福的首尔”,致力于建设:安全的城市、生动的城市、温馨的城市、梦想的城市。这些国外的发达城市不是不重视经济,而是更重视绿色经济,不是不懂得发展,而是更懂得可持续发展。

改变就在眼前

2015年是世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转折之年,国际社会达成了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条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指标。其中专为城市设定的目标11指出:要建设包容、安全、有复原力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12月,巴黎气候大会成功达成了《巴黎协议》,为全人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开启绿色低碳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两项成果将是国际社会引导各个国家和城市全面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纲领,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只有让改变发生,安全绿色的城市才不会遥远。城市政策制定者只有拨云见日,把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这一普世价值真正上升到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建设包容、安全、有复原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居环境,把中央提出的绿色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目标,把安全、健康、公平和居民的长远福祉列为施政根本,而不仅是以那些高大上的经济目标以及表面虚夸、实际对市民安全福祉关系不大的称号为根本,我们才能逐步把重数量、重速度、重生产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为重质量、重内涵、生产生活并重、以市民生命福祉为本的发展模式。

此外,政府必须继续加快转变职能,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重点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应的系列法律、政策和计划;管理和技术并重,把绿色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给以应有的政策扶持;把资源和环境成本计入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价格中,引导市民和企业共同行动,构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体系;从小做起,培育尊重自然、适度(节制)、健康、利他、悲天悯人的可持续文化和绿色生活方式等等。如此坚持,年复一年,安全绿色的城市必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尽快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不会只是一句口号。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