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广州交叉联合执法督查环境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112
核心提示:记者日前跟随广东省广州市交叉执法环保督查组一起前往增城新塘,检查河涌周边“散乱污”企业情况。这一督查组由3位执法人员组成,1名来自市环保局,两名来自天河区环保局。
     

 

图为执法人员用试纸现场进行测试。 广州市环保局供图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黄玉文

记者日前跟随广东省广州市交叉执法环保督查组一起前往增城新塘,检查河涌周边“散乱污”企业情况。这一督查组由3位执法人员组成,1名来自市环保局,两名来自天河区环保局。

据悉,这是广州市首次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开展重点环境问题督查行动。督查时间自2017年8月15日至11月14日,每个督查组现场督查两周,共安排6轮次。为期3个月的督查,将集中力量推进35条黑臭河涌流域工业“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 执法现场

白色粉末满屋飞,工厂内烧硫酸

9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督查组来到增城新塘镇新围新章路。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村里盖起的厂房和仓库,时不时有货车进出,广州博海体育设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虽然名为体育设施公司,但走进厂区内就看到白色粉末满屋飞,工人在搭起的高架子上搅拌高岭土,地面上堆放着不少装颜料的桶以及高岭土原料。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样无组织排放粉尘和废气肯定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

走到工厂后面可以看到一条小河涌紧挨着厂房流过,那么这个工厂的废水如何排放呢?执法人员经过寻找发现了一个被木板遮挡的清洗池,原来工厂原料桶在这里经过清洗后,废水和生活污水一起排放进河涌。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工厂没有相关环保手续,缺乏废气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直接排外,工厂后面的小河涌就是永和河的支流,永和河也是重点整治的35条河涌之一。”对于这一情况,督查组立即通知增城属地环保局,要求这家工厂进行整改或者关闭。

距离新章路不远的工业街44号,一家名为广州熙泰五金加工厂的企业同样没有相关环保手续,从工商执照上看,这一工厂今年7月才成立。不过执法人员表示:“也可能是开了很久,最近才补了工商执照。”

这一工厂主要从事五金构件的喷涂,在工厂墙外,三个长方形水槽里装着满满的黑色液体,其中一个还正在用木材加热,黑烟滚滚,一股刺鼻的酸味。执法人员用试纸现场测试,其中一个池子的水呈现强酸的红色,一个池子的水呈现强碱的紫色。

工厂负责人表示:“这是用来给五金小零件除锈的硫酸,加热后效果更好。”而这些用过的废酸废液并没有经过合规处理就直接排放。督查组当即通知监测人员前来取样,检测结果将作为处罚的依据。

■ 督查范围

先查问题较突出的白云、花都、增城区

广州市环保局执法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解文武告诉记者,本次交叉执法督查行动的重点就是此类“散乱污”企业,“但这种企业基本无工艺废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洗水及生活污水,排水量不大。像清洗颜料桶的废水,一般在下班前洗一下,水直接排进河涌,河涌就变得五颜六色,群众反映很大,就来投诉。但我们去执法时又没有了,所以取证和处罚都有一定难度。”

鉴于此,解文武表示,此类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工业园,十几家、几十家企业共同建一个污水处理设施,缴纳一些处理费用,这样对企业来说负担也不重。

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推进35条黑臭河涌流域工业“散乱污”清理整顿,切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广州首次以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开展环保大督查。

此次督查区域为全市11个行政区,以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为重点,分阶段、分流域实施,重点督查全市35条黑臭河涌重点河涌流域特别是村级工业区内“散乱污”排查整治情况,以及工业企业环保守法情况,包括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环境应急预案、环境信息公开等情况。

本次督查首先在区域环境问题较突出的白云、花都、增城3个区深入开展重点环境问题交叉执法督查行动。截至8月30日,督查组检查企业143家,出动执法人员112人次,发现涉嫌环境违法行为54宗。其中,白云10宗,花都7宗,增城37宗。

各区环保部门对已确认的15宗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建议处罚金额合计24万元,责令改正12宗,查封扣押4宗。涉及工业“散乱污”42宗,涉及无配套污染防治设施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23宗,涉及危险废物未规范化管理22宗。

■ 不讲人情

现场输入基础事实,APP信息无法更改

本次督查严格而高效,首次采用交叉执法的方式,避免讲人情、通风报信等问题。

据悉,本次督查是从市环保局、各区环保局抽调环境执法骨干,组成3个督查组,采取交叉驻点督查与抽样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异地交叉执法。即天河区的执法人员去督查增城区;黄埔区的执法人员督查白云区,以此类推。各督查组进驻指定区,独立开展专项执法督查工作,督查情况一天一报。

此外,还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查阅案卷、随机抽查、现场暗查等方式对各区进行抽样稽查并通报相关情况。

与此同时,各区公安、环保、水务、工商、消防、安监等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享督查信息,对督查交办的工业企业违法问题线索、工业“散乱污”企业一律按照从快查处、从重处罚和“关停搬迁为主,就地整改为辅”的原则,同步开展联合执法整治。

在现场执法中,记者也发现,督查组成员每人手机上都有一个名为“广州市环境督查综合移动执法系统”的APP。原来,执法人员发现问题企业后,会将企业的工商登记执照、涉嫌违法环境问题类别、执法人员姓名、建议处理意见等立即输入系统。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个APP是为本次交叉执法专门开发的,信息一经输入就无法更改,在市环保局的后台和问题企业所在区环保局就能看到。”

广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本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通报被督查区政府,由各区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各区也要建立问题清单,对督办问题逐项办理,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落实到位。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