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为什么上半年固废环保企业这么出色?国家政策功不可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4  来源:点绿科技  浏览次数:151
核心提示:根据2017年半年度报告,垃圾渗滤液领军企业维尔利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55.90%;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伟明环保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5.34%;危废龙头东江环保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固废领域环保企业今年上半年整体向好,这与国家上半年在固体废物处置上“高密度”出台相关政策息息相关。

        根据2017年半年度报告,垃圾渗滤液领军企业维尔利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55.90%;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伟明环保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5.34%;危废龙头东江环保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固废领域环保企业今年上半年整体向好,这与国家上半年在固体废物处置上“高密度”出台相关政策息息相关。

 

生活垃圾

 

       自从去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质能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应用现代垃圾焚烧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水平,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至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在总无害化处理能力占54%。

 

        垃圾焚烧发电已然成为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最有效的垃圾处理手段。今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及生物质焚烧发电项目呈爆发式增长,使得如光大国际、盛运环保、中国天楹、伟明环保等环保企业业务订单不断。

 

        今年年初环境保护部组织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开展“装、树、联”工作,并于7月份召开了召开垃圾焚烧发电集团公司、相关企业和各级环保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希望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主动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树立环境保护良好形象,获得群众的认可,从而更解决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邻避问题”的困扰。

 

危险废物

 

        3月16日,环保部未来完善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提升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水,发布了关于征求《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5月5日,为巩固和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成效,环境保护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

 

        5月31日,为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工作,提升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行业的整体水平,环保部制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

 

        据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而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发展较为缓慢。截止2016年底,我国4000余家水泥企业仅有24家企业获得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该项政策的出台是我国为了更好地处置危险废物的举措之一。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无论从技术、成本、投资还是废气排放等角度来看,都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水泥窑协同处置已有成熟的工艺,能够在焚烧过程中有效抑制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其次相较于垃圾焚烧发电,其姚磊温度更高,危废分解也会更彻底。这在危废处理领域优势尤为明显,既避免了新生危废带来的二次储存处置问题,又缓解了大量填埋带来的占地和渗漏担忧。

 

洋垃圾

 

        一直进口洋垃圾的我国今年开始对其说“不”。4月1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由此拉开了禁止洋垃圾的序幕。

 

        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将分行业、分种类制定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的时间表,分批、分类调整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目录,大幅度减少进口种类和数量。

 

        过去,我国进口一部分的固体废物原料,用来弥补国内资源短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进口固体废物作为原料暴露了不少问题,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保护我国环境,我国要求调整垃圾进口法规,拒收高污染的固体废物。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