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危废处置市场技术&行业双集中
危废供给持续收缩,寡头竞争时代来临
美国危废产量持续收缩,处置需求爆发期早已结束。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美国政府 开始加强对危废处置企业监管,并大力推进危废源头减量化,上述措施伴随着服务业在经济 活动占比持续提升,工业危废产生量呈现趋势性下滑态势。美国环保署(EPA)数据显示,美国危废产生量及处置量分别自 2001 年的 4,055 万吨和 4,514 万吨下滑至 2015 年的 3,364万吨和 3,310 万吨,2001~2015 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3%和-2.2%。
危废产量持续下降必然带动危废处置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众多无法应对行业新趋势的参与者通过被并购或破产倒闭等方式淘汰退出市场,处置企业数量不断下降。EPA 数据显示, 美国危废处置企业数量已自 2001 年的 2,117 家下滑至 2015 年的 1,328 家,2001~2015 年 复合增速为-3.3%,此期间有约 40%的危废处置企业消失。从收缩幅度看,2001~2015 年, 美国危废处置企业数量收缩幅度明显大于同期产废量的收缩幅度,侧面表明着企业的平均危 废处理规模在逐步变大,处置企业逐步大型化。
美国危废处置行业已经发展至成熟阶段,寡头垄断特征突出。2015 年,按照处理规模 排名的全美最大 50 家危废处置企业(占总危废处置企业数的 3.8%)合计处置危废 2,876 万吨,占当年总处置量的 87%,即 3.8%的企业处理了 87%的危险废物。由此可见,尽管行 业内仍有数千家处置企业,但龙头企业处置能力庞大且市场份额占比高,在业内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行业集中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从平均处理规模看,2015 年美国危废处置企业的平均危废处置量仅为 2.5 万吨/年,危废处置企业的平均处理规模并不高,不同处置方式下的企业数量和处置能力分布严重不均衡 是企业平均处置能力偏小的关键原因。部分处理量偏低的处置模式下聚集大量小微危废处置企业,拉低了平均处理规模。比如说美国采用溶剂回收方式处置的危废量仅为 24 万吨,但 采用该模式的处置企业数量却高达 420 家;废水处置方式处置危废为 251 万吨,但是处置企业数量也有 426 家。